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新增耕地验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验收内容与方法、质量评价及验收报告编制。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的验收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cceptance of Newly Added Cultivated Land in Beijing DB11/T 2337-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337-2024新增耕地验收规范》的出台为北京市新增耕地的验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关于土地平整度的要求。规范明确指出,新增耕地的土地平整度应达到95%以上。这意味着在验收过程中,需通过实地测量检查地块内是否存在明显不平整区域,确保整体坡度变化符合设计要求,以利于后续耕种作业顺利开展。
其次,在土壤质量方面,规范强调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2%,pH值应在6.5至7.5之间。这不仅关系到作物生长所需养分供给,还影响微生物活动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因此,在验收时必须采集代表性土样送检,并结合历史数据综合评估改良措施的有效性。
再者,关于灌溉与排水系统建设标准也有明确规定。要求田间沟渠布局合理、畅通无阻,能够满足不同季节灌溉需求同时避免积水现象发生。此外,还需配置相应的计量设施以便于水资源管理。
另外,植被覆盖情况也是考量重点之一。新开发的耕地上应当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或绿肥植物,且覆盖率需达到80%以上。此举旨在防止水土流失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安全生产设施配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围栏设置、警示标志安装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DB11/T 2337-2024新增耕地验收规范》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新增耕地验收流程,为实现高质量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各方需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共同推动北京市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