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操作界面的开发设计要求,包括界面布局、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可访问性及测试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操作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 Part 4: Development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 Interfa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64.4-2024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的第4部分主要规定了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操作界面开发设计要求。这部分标准对界面的设计原则、功能需求、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以确保乘客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购票和检票操作。
首先,在设计原则上,标准强调了界面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复杂的元素干扰用户视线。例如,5.1条指出,操作界面应当采用直观的图形化表示方法,确保不同年龄段和文化背景的乘客都能轻松理解。同时,5.2条要求界面布局需合理规划,将常用功能置于显眼位置,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
其次,关于功能需求,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如7.1条明确指出,操作界面必须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包括现金、银行卡及电子支付等,并且要具备异常处理机制,当支付失败时应及时反馈信息给用户。另外,8.3条提到,为了提高效率,界面应该提供最近交易记录查询功能以及快速充值选项。
再者,用户体验也是本部分关注的重点之一。标准在9.1条中特别强调了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要求为视力障碍者提供语音提示服务,而对于听力受损人士,则需要有文字或图像化的辅助说明。此外,10.2条还建议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背景颜色,营造舒适的视觉环境。
最后,安全性考量贯穿始终。标准在11.1条中规定,所有涉及个人信息的操作都必须经过加密处理,并且在退出登录后立即清除缓存数据;而12.4条则进一步要求定期更新软件版本来修补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综上所述,《DB11T 1164.4-2024》第4部分通过对上述关键点的规定,旨在构建一个既高效又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操作界面,从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改善乘客体验,也为行业树立了良好的标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