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的基本原则、评估方法、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Nursing of Traumatic Shock Pati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3T382-2024《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指南》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以下从重要条文出发,对指南进行深度解读。
指南明确指出,创伤性休克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并结合意识状态评估。一旦发现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超过40%,应立即启动紧急处理程序。此外,患者皮肤颜色和温度也是判断休克程度的重要指标,苍白湿冷表明病情危重。
在液体复苏环节,指南强调要遵循“早期、快速、足量”的原则。初始阶段推荐使用晶体液,通常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为主,每公斤体重给予30ml。若患者持续低血压,则需加用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输液速度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应在血红蛋白降至70g/L时考虑。
镇痛与镇静是创伤性休克护理的关键措施之一。指南建议优先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包括局部麻醉、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以减轻疼痛刺激引发的循环波动。同时,合理使用镇静剂有助于降低患者代谢需求,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抑制呼吸功能。
心理支持同样不可忽视。创伤性休克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沟通交流,提供情感慰藉,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干预,制定个性化心理康复计划。
总之,DB1303T382-2024为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早期识别、积极复苏、综合治疗以及人文关怀等多维度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预后效果。临床实践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