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内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数据获取与监测、质量保证及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与报告。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HG Emissions Accounting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为了规范这类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我国发布了TSHAEPI 019-2024《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技术标准》。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新旧版本的重要差异展开讨论,重点分析新增加的一项关键内容——“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排放因子调整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主要依赖于理论模型和固定值的排放因子。然而,这种做法忽略了不同企业间由于工艺流程、管理方式以及原料来源等因素导致的实际排放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现实问题。因此,在新版标准中引入了更加灵活且贴近实际情况的基于实际运行数据调整排放因子的方法。
具体而言,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在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时,首先收集过去至少一年内所有与污水处理相关的运行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进水水质、处理水量、污泥产量及成分分析结果等。然后利用这些数据通过统计学手段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排放模型,并据此确定更为精确的排放因子。最后再以此为基础完成全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
这一改变不仅提高了核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还鼓励企业加强对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它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TSHAEPI 019-2024标准通过引入基于实际运行数据调整排放因子的方法,使得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这标志着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类似工作的开展树立了良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