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围术期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评估与预防措施、健康教育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和护理服务工作。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Nursing Care in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1T 342—2024围术期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服务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科学、系统的护理指导,以有效预防围术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这是理解整个标准的基础。标准中对“风险评估”、“物理预防”等专业术语进行了界定,有助于护理人员准确把握操作要点。
其次,关于风险评估,标准要求医护人员在手术前、手术后以及住院期间至少进行三次全面的风险评估。这不仅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基本信息,还应涵盖患者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因素。例如,对于长期卧床或有吸烟史的患者,其VTE风险明显增加,需采取更为积极的干预措施。
再者,在物理预防方面,标准提倡使用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非药物手段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特别强调这些设备的应用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确保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当采用机械性预防时,应避免与抗凝治疗产生冲突,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皮肤状况,防止出现压力性损伤。
此外,药物预防作为另一重要环节,标准规定了不同手术类型对应的推荐用药方案及剂量范围。例如,对于普通外科手术,低分子肝素是常用的预防药物之一;而对于骨科大手术,则可能需要更高强度的抗凝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药物使用都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的基础上实施。
最后,健康教育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VTE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如,鼓励患者术后尽早活动肢体,保持适当饮水量,避免久坐不动等不良行为。通过持续性的沟通交流,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DB3401T 342—2024围术期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预防体系。它不仅涵盖了理论层面的知识点梳理,更注重实践中的具体操作细节,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南。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降低围术期VTE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