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藻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盐藻为原料进行加工的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unaliella Salina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盐藻加工技术规程》DB15/T 3787—2024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盐藻加工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原料要求、加工流程到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加工的盐藻必须来源于无污染水域,并且生长周期需达到30天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较长的生长周期能够保证盐藻体内营养成分的充分积累。同时,要求盐藻的含水量不得超过90%,这是为了确保后续干燥工序的有效性,避免因水分过多导致微生物滋生或加工设备效率降低。
二、加工工艺
在加工工艺部分,标准强调了清洗环节的重要性。规定使用流动清水对盐藻进行至少三次清洗,以去除表面附着物和杂质。此外,还特别提到采用低温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来保持盐藻原有的营养价值。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高温破坏活性物质,同时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三、质量检测
对于成品的质量检测,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指标。例如,要求每克干盐藻中叶黄素含量不得低于1.5毫克,β-胡萝卜素含量不低于2.0毫克。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营养价值。另外,还规定了重金属铅、镉等元素的最大允许限量,确保食品安全。
四、包装与储存
最后,在包装与储存方面,标准建议采用充氮密封包装,这样可以隔绝氧气,延缓氧化反应的发生,延长产品保质期。储存环境则需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中,并远离光源直射,以防光照引起品质下降。
以上是对《盐藻加工技术规程》DB15/T 3787—2024中几个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