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柑橘无病毒采穗圃的选址、建设要求、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控及采穗技术等。本文件适用于柑橘无病毒采穗圃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itrus Virus-free Budwood Orch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914—2024《柑橘无病毒采穗圃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柑橘无病毒采穗圃的建设和管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种苗来源与检测
标准指出,用于建立采穗圃的母树必须来自经过国家或省级植物检疫机构确认的无病毒原原种或原种。在种植前,所有母树均需通过RT-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全面病毒检测,并确保检测结果为阴性。这一要求保证了采穗圃的基础质量,避免因源头污染导致后续生产出现问题。
二、圃地选择与建设
标准强调,采穗圃应选址于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5.5至7.5之间,地下水位距离地面至少1米。同时,圃地周围需要设置隔离带,宽度不少于3米,以防止外来病虫害侵入。这些措施有助于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三、日常管理
标准明确了多项日常管理措施。首先,定期修剪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其次,采用滴灌或喷灌系统进行灌溉,避免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再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控制害虫数量。此外,还要求对母树进行标记编号,便于追溯和管理。
四、采穗时间与方式
关于采穗的具体操作,标准建议在春季萌芽期至秋季落叶前均可进行。每次采穗时应从健康部位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新梢,长度控制在15至20厘米左右。采后立即放入保湿袋中,并尽快运回基地处理。这种做法既能保证插穗活力,又能提高成活率。
五、档案记录
最后,标准特别提到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母树引种记录、检测报告、田间管理日志以及采穗登记表等内容。通过完整准确的信息记录,可以有效追踪整个生产过程,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柑橘无病毒采穗圃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种苗选取到最终采穗各个环节的技术细节,还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它为推动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柑橘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