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沪农灵芝1号的产地环境、栽培季节、菌种选择与培养、段木准备与接种、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干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沪农灵芝1号在广西地区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anghai Nong Lingzhi No. 1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918—2024沪农灵芝1号栽培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沪农灵芝1号这一优良品种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灵芝的栽培环境、设施设备、栽培基质、菌种选择、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地开展灵芝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栽培环境与设施要求
根据标准第4.1条,栽培场所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方,避免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的影响。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并且要远离重金属污染区域。同时,栽培房内需要配备温湿度计、光照调节装置等必要设备,确保环境条件可控。
二、栽培基质配制
标准第5.2条规定了栽培基质的配方比例:木屑占70%-75%,麸皮或米糠占20%-25%,石膏粉占2%-3%。所有原料需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杀灭杂菌并去除有害物质。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65%范围内,pH值调整至6.5左右。此外,为促进菌丝生长,在基质中可适量添加微量元素肥料。
三、菌种选择与接种
第6.1条指出,选用符合GB/T 17944规定的优质菌种,且必须经过专业机构鉴定确认无病毒携带风险。接种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证每瓶菌种均匀分布于培养料表面,并覆盖一层薄薄的消毒过的稻草或其他遮光材料。接种后的培养室温度维持在22℃-26℃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四、出菇期管理
按照标准第7.3条的要求,在原基形成后逐步降低室内温度至18℃-22℃,增加光照强度至1000勒克斯以上,并适当减少喷水量,促使子实体分化。当幼菇长至2厘米高时开始加大通风量,每周喷水2-3次,每次喷水量控制在每平方米0.5升左右。整个出菇期间要注意观察是否有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清除。
五、采收与加工
最后一条即第8.1条强调了适时采收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当灵芝盖边缘完全展开且颜色变为深褐色时即可收获。采收后应及时清洗干净表面附着物,并摊晾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2%。对于需要进一步深加工的产品,则需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后续工序。
综上所述,《DB45T 2918—2024沪农灵芝1号栽培技术规程》为灵芝种植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生产者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