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苦瓜的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苦瓜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及质量安全管理。
Title:Cucumber Grading and Prod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327—2024《苦瓜分级与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是山东省临沂市发布的推荐性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苦瓜的分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以及检验方法等内容。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苦瓜的定义,即葫芦科植物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的果实。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规范提供了基础依据,确保了行业内对苦瓜产品的统一认识。
二、分级要求
1. 外观质量
- 形状:要求果实呈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光滑无明显损伤。
- 颜色:果皮颜色应均匀,以浅绿色为主,允许少量深绿色斑点。
- 大小:根据市场需要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具体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 内在品质
- 重量:各级别苦瓜的单果重量需符合相应等级的要求。
- 新鲜度:果实应保持新鲜,无腐烂变质现象。
- 可食率:要求可食用部分占总重量的比例不低于85%。
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
1. 种植环境
- 土壤条件: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
- 水源质量:灌溉用水需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的规定。
2. 栽培管理
- 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害发生。
- 施肥原则:采用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合理施肥。
- 病虫害防治:优先使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3. 采收与贮藏
- 适时采收:当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及时采摘,避免过熟影响品质。
- 贮藏条件:短期贮藏温度控制在1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
四、检验方法
1. 感官检验
- 观察法:通过目测检查苦瓜的形状、颜色等外观特征。
- 触摸法:用手触摸判断果实硬度及是否有机械损伤。
2. 理化指标测定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手持折射仪测量。
- 维生素C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以上内容是对DB3713/T 327—2024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该标准旨在提高苦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苦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