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强筋小麦节水高产高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强筋小麦的节水高产高效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saving, High-yield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Strong Gluten 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强筋小麦作为优质小麦的重要类型,其节水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DB3713/T 330—2024 强筋小麦节水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的出台为规范强筋小麦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规程明确指出,应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的强筋小麦品种,并强调种子质量需达到GB 4404.1的要求。种子处理方面,要求采用药剂拌种或包衣处理以防治病虫害。这一条文的重要性在于确保种植的基础是优良品种和健康种子,这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前提条件。
2. 土壤准备与施肥
规程建议在播种前进行深翻整地,确保土壤疏松且无明显障碍层。同时,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及有机肥。特别提到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则应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次施入。此举旨在优化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同时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3. 水分管理
节水灌溉是该规程的一大亮点。规程提出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并结合土壤湿度监测数据适时适量灌溉。具体措施包括:冬小麦返青后视土壤墒情决定是否灌水;抽穗扬花期保持田间持水量70%-80%;收获前15天停止灌溉。这些措施有助于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因水分过多导致倒伏等问题。
4. 病虫害综合防控
规程强调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对于蚜虫、赤霉病等常见病虫害,规程给出了具体的防治时间和用药剂量。例如,在蚜虫发生初期可选用吡虫啉类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在抽穗扬花期若遇连阴雨天气,则需提前喷施多菌灵或多福霉素等杀菌剂预防赤霉病。通过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控策略,可以有效保护小麦品质并提高产量。
5. 收获与储存
规程还对收获时机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当全田90%以上的小麦籽粒变黄且茎秆变干时即可开始收获。此外,还特别提醒收获后的麦粒应及时晾晒至安全水分(一般不超过13%),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以防霉变。这一步骤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后续加工环节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DB3713/T 330—2024 强筋小麦节水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收获储存等多个环节都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对于推动强筋小麦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共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