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山鸡(配套系)的品种特征、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及疫病防控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花山鸡(配套系)的养殖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uashan Chicken (Accompanying Strain) and Its Breeding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930-2024花山鸡(配套系)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花山鸡养殖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花山鸡的品种特性、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进行了全面规范,为科学化、标准化养殖提供了依据。
首先在品种特性方面,标准明确指出花山鸡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特点。要求种鸡场应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确保种源纯正。同时规定父母代种鸡60周龄产蛋量应达到150枚以上,受精率不低于90%,孵化率不低于85%。
在饲养环境上,标准要求鸡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鸡舍内温度应控制在10-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范围内。夏季要采取降温措施,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对于饲料营养,标准强调要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配制日粮。雏鸡阶段粗蛋白含量应在20%左右,育成期降至16%,产蛋期提高到18%。钙磷比例要维持在2:1至3:1之间,同时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在疫病防控方面,标准要求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鸡群密度不得超过每平方米10只,饮水器和料槽要保持清洁卫生。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隔离病鸡并上报有关部门。
此外,标准还对日常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每天观察鸡群健康状况两次,每周清理粪便一次,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还规定了不同阶段的饲养密度、光照时间和转群时间等关键指标。
总之,《DB32/T 4930-2024》从多个维度对花山鸡养殖进行了系统规范,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养殖户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不断提升养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