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水面生态渔业资源监测与资源量评估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湖泊与水库的生态渔业资源监测及资源量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Fishery Resource Monitoring and Stock Assessment in Large Water Bodies: Lakes and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910-2024《大水面生态渔业资源监测与资源量评估技术规范 湖泊与水库》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湖泊和水库生态渔业资源的监测方法及资源量评估流程。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监测对象与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该规范适用于江苏省内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以及库容大于5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些水域通常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意义,因此需要定期开展监测工作。
监测频率与时间安排
根据标准要求,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全面的渔业资源监测活动,分别安排在春季(4月至6月)和秋季(9月至11月)。这样的时间选择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个季节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繁殖期或洄游期,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鱼类种群动态。
样点布设原则
样点的选择应当覆盖整个监测区域,并且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征、水体交换能力等因素。具体而言,对于湖泊而言,应在不同深度层次设置采样点;而对于水库,则需兼顾坝前、坝后以及入库河流入口等重点部位。
数据采集内容
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物信息:包括鱼类种类组成、个体大小结构等;
- 环境参数:如温度、溶解氧浓度、pH值等;
- 人类活动影响:记录周边是否存在污染源、捕捞强度等情况。
资源量估算方法
资源量估算采用相对丰度指数法,即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每个样点上捕获到的所有鱼类重量总和来估计总体资源量。此外,还需结合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结果科学合理。
成果报告编制
最终形成的监测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部分内容:
- 基本情况介绍;
- 监测过程描述;
- 结果分析讨论;
- 改进建议措施。
以上便是关于DB32/T 4910-2024部分重要内容的详细说明,希望有助于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