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上海市河流(湖泊)编码的规则、方法和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河流和湖泊的信息管理、数据交换及资源共享。
Title:Wa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art 4: River (Lake) Co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362.4-2024 水务信息管理 第4部分:河流(湖泊)编码》是一项上海市地方标准,为河流和湖泊的编码提供了系统化的规范。这项标准旨在通过统一的编码规则,实现对水务信息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编码的对象是上海市范围内的所有河流与湖泊。这包括自然形成的水体以及人工开挖或改造的水体。每一条河流或湖泊都应被赋予唯一的编码,以确保其在信息系统中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其次,标准规定了编码的结构。河流和湖泊的编码由特定的字符组合而成,通常包括行政区划代码、水体类型代码和序列号等部分。这种结构化的设计不仅便于计算机处理,也方便了管理人员快速识别水体的基本属性。
再者,标准强调了编码的稳定性。一旦某个水体被赋予了编码,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应随意更改。这样可以避免因编码频繁变动而导致的信息混乱和管理困难。同时,标准还要求编码具有扩展性,以便在未来能够容纳更多的水体信息。
此外,标准对编码的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有涉及河流和湖泊的信息系统都必须采用该标准的编码体系。这意味着无论是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还是社会公众,只要涉及到相关的信息采集、传输或存储,都需要遵循这一规范。
最后,标准还特别指出,编码的编制和维护工作应由专业的水务管理部门负责,并定期更新数据库以保持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同时,鼓励各相关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共同推进编码工作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DB31/T 362.4-2024 水务信息管理 第4部分:河流(湖泊)编码》通过对编码对象、结构、稳定性、使用要求及维护工作的全面规定,为上海市水务信息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城市水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