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水旱双格式户厕的建设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验收标准及维护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农村地区水旱双格式户厕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Dual-Format Water and Dry Household Toilets in Rural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364-2024 农村水旱双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青海省农村地区水旱双格式户厕建设的技术性标准。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解决农村厕所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布局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户厕应远离水源地、饮用水井等敏感区域至少30米以上,并且要避开低洼易积水地带。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粪便渗漏污染地下水,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同时要求厕所位置要方便农户使用,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异味扩散影响周边环境。
其次,在结构设计上,强调了双格式化粪池的设计理念。即设置两个独立但连通的池子,一个用于暂时储存粪便,另一个作为发酵分解区。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传播风险,还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具体而言,第一格主要收集新鲜排泄物并进行初步厌氧发酵处理;第二格则继续分解有机物质,最终形成可以用于农田施肥的有机肥料。此外,还特别提到盖板材料的选择应具备防渗漏、耐腐蚀特性,以延长设施使用寿命。
再者,关于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该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墙体砌筑时必须采用MU10级以上的烧结普通砖或混凝土实心砖,并用水泥砂浆抹灰找平;防水层铺设需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确保无裂缝、空鼓现象出现;管道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坡度合理顺畅,避免堵塞情况发生。另外,对于连接件如法兰盘等配件也给出了具体参数指标,确保接口处密封性能达标。
最后,在维护管理环节中,明确了定期清理周期以及检查维护频率。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半年对化粪池内积存物进行一次清掏作业,同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观察池壁是否完好、管道有无破损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整改,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总之,《DB63/T 2364-2024》为推动青海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农村改厕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条款内容,相信能够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