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水旱双格式户厕的运行维护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卫生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农村地区水旱双格式户厕的日常运行、维护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Dual-format Water-dry Household Toilets in Rural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365-2024《农村水旱双格式户厕运行维护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农村地区水旱双格式户厕的运行与维护制定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关于化粪池的设计和建造
标准中明确指出,化粪池应采用双格设计,第一格主要负责沉淀和厌氧发酵,第二格用于进一步处理和储存。第一格的有效容积不得小于总容积的三分之二,并且池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渗漏性能。这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污染物泄漏污染地下水,还能确保粪便在池内充分分解,减少后续处理难度。
清掏频率及方式
根据标准要求,化粪池每年至少需要清掏一次,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适当调整。清掏时应当采用专业设备,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在清掏过程中还需注意保持池体结构完整,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池壁损坏或渗漏。
日常维护要点
日常维护是保证水旱双格式户厕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标准强调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检查进水管路是否畅通无阻、观察池内液位变化等。同时,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防臭装置的管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以降低异味扩散风险。
环境保护措施
为达到环保目的,《技术规范》提出了多项环境保护措施。例如,在选择材料时优先考虑可降解材质;施工期间尽量减少土方开挖量并做好临时防护;完工后需恢复原有地貌特征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项目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之,《农村水旱双格式户厕运行维护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此类新型厕所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