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冬小麦越冬冻害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方法、评估指标及成果提交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高标准农田冬小麦越冬冻害的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Winter Freezing Damage of Winter Wheat in High-standard Farm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5T 245—2025 高标准农田冬小麦越冬冻害遥感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冬小麦越冬期冻害遥感监测的技术标准。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冬小麦越冬冻害”是指由于冬季气温过低导致冬小麦植株受到损伤的现象。这一定义为后续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标准中特别强调了监测的关键指标包括冻害发生面积、冻害等级以及冻害程度分布等,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冻害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其次,在技术要求部分,标准规定了遥感数据获取的时间节点,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期间,这是冬小麦越冬期的关键时段。同时,要求使用空间分辨率不低于2米的光学遥感影像,并且要结合气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这不仅确保了数据的精确性,还提高了监测效率。
再者,关于冻害等级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轻微、中度和严重三个级别。轻微冻害表现为叶片出现少量枯黄但植株未死亡;中度冻害则会导致部分叶片干枯且分蘖受损;严重冻害会使整株植物死亡。这种分级方法有助于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监测流程:首先是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步骤;其次是特征提取,利用植被指数如NDVI来识别受冻区域;最后是结果验证,通过实地调查与遥感结果对比以提高准确性。整个流程科学严谨,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总之,《DB4105T 245—2025》不仅规范了冬小麦越冬冻害遥感监测的技术细节,也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