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渔获物在捕捞后于船上的保鲜技术要求,包括保鲜方法、温度控制、卫生条件及操作规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在浙江省范围内从事海洋捕捞作业的渔船及其渔获物的船上保鲜处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reshness Preservation of Fish Catch on Board - DB3302T 2004-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2/T 2004-2024《渔获物船上保鲜技术规范》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渔获物在船上的保鲜操作,确保渔获物的新鲜度和质量,减少损耗,保障食品安全。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渔获物”、“保鲜”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例如,“渔获物”是指通过捕捞、养殖或其他方式获得的水产品。“保鲜”则是指为保持或延长渔获物原有品质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础概念支持,有助于统一理解和执行。
技术要求
1. 温度控制
标准规定,渔获物上船后应立即进行冷却处理,并维持适当的低温环境。具体而言,冷冻渔获物的储存温度不应高于-18℃,而冰鲜渔获物的温度则应保持在0℃至4℃之间。这一要求直接关系到渔获物的质量稳定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新鲜度。
2. 冰鲜处理
对于采用冰鲜方式保存的渔获物,标准要求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冰块,并且每层渔获物与冰的比例不得小于1:1。此外,冰鲜层厚度不得超过5厘米,以确保热量能够迅速传递,保持渔获物的新鲜状态。
3. 包装与标识
渔获物在船上时应当妥善包装,避免受到机械损伤。包装材料需具备防水、防潮性能,并且包装外应清晰标注渔获物种类、数量、捕捞日期及保质期限等信息。这不仅方便后续管理,也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
操作规程
标准还详细描述了渔获物上船后的操作流程:
- 在渔获物进入冷藏舱前,应对冷藏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运行正常。
- 装载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挤压造成破损。
- 定期监测冷藏舱内的温湿度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制冷系统。
安全卫生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卫生方面的注意事项:
- 所有接触渔获物的工具和容器必须定期清洗消毒。
- 工作人员需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并经过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 禁止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作业区域。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渔获物船上保鲜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渔业生产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渔获物的整体品质,还能有效降低因不当处理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渔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