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感潮河道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点位布设、监测项目与频次、样品采集与保存、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感潮河道的水质监测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Monitoring Specification for Tidal Rivers - DB3302T 1168-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2/T 1168-2024感潮河道监测规范》是浙江省宁波市发布的关于感潮河道监测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了适用对象为宁波市境内所有与感潮有关的河道及其相关设施的监测工作。这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感潮河道”、“高潮位”、“低潮位”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感潮河道”被定义为受海洋潮汐影响显著的河流段落,这一定义有助于准确识别需要进行监测的河道范围。
第三,标准强调了监测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监测点的布设应综合考虑河道特性、潮汐规律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并且要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反映整个感潮河段的变化特征。此外,还规定了监测频率,通常情况下每月至少监测一次,而在特殊时期如洪水期或风暴潮期间则需加密监测频次。
第四,在监测项目方面,标准列出了水位、流速、水质等多个关键指标。对于水位测量,要求使用符合精度等级要求的仪器设备,并定期校准以保证数据准确性;而对于水质监测,则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并注意样品采集的时间和地点选择。
第五,数据处理与分析章节指出,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异常值剔除、缺失值填补等工作。同时,还提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辅助数据分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增强结果可靠性。
最后,在成果表达与报告编写上,建议采用图表结合文字说明的方式呈现最终成果,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监测结果及其意义。此外,还特别强调了保密制度,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敏感信息。
综上所述,《DB3302/T 1168-2024感潮河道监测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宁波市范围内感潮河道的科学合理监测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