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物候期地面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草原物候期的地面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ound Monitoring of Grassland Phenological Ph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4T 48-2024《草原物候期地面监测技术规程》是由四川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草原物候期地面监测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对草原物候期的定义、监测内容、方法和要求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科学开展草原物候期监测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草原物候期的定义:本规程明确指出,草原物候期是指草原植物在一年中不同生长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变化过程,包括返青期、开花期、结实期和枯黄期等关键时期。这些物候期的变化反映了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 监测内容:规程要求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植被覆盖度、高度、生物量以及物种组成等。此外,还需记录气象要素如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以便分析气候因子对草原物候期的影响。
3. 监测方法:规程推荐使用样方调查法来测定植被覆盖度和高度,采用收割法估算生物量。对于物种组成的调查,则需要采用样线或样点法,并记录每个样方内出现的所有植物种类及其数量。
4. 数据处理与分析:规程强调了数据处理的重要性,要求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归档,建立数据库。同时,应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物候期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揭示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
5.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规程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培训监测人员,实施现场复核制度等。
通过以上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草原物候期地面监测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草原物候期监测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了监测过程中的细节管理和结果应用,这对于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