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生产与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886-2024《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材料要求
第5.1.1条:再生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骨料》GB/T 25176的规定,且其性能指标需满足设计要求。
解读:此条规定了再生骨料的基本质量标准。再生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并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调整再生骨料的具体指标。
第5.1.2条:用于生产再生骨料的建筑废弃物应无毒、无害,且不得含有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
解读:确保原料的安全性对于保障再生骨料及最终混凝土产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条强调了原料的选择标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再生骨料中,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配合比设计
第6.2.1条: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考虑再生骨料的特性,采用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
解读:由于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吸水率较高、密度较低等,因此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特点,通过试验来确定最合适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要求
第7.3.1条:再生骨料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确保浇筑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
解读:运输过程中的离析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分布不均,影响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离析,比如使用专用运输设备或控制运输时间等。
质量验收
第8.1.1条: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拌合物性能测试以及硬化后的力学性能检测等多个环节。
解读:全面的质量验收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再生骨料混凝土从生产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是对资源循环利用理念的有效实践。
以上是对DB32/T 4886-2024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