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延安小米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延安小米。
Title: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Yan'an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延安小米》(DB6106T 227—2024)是陕西省延安市为保护和规范延安小米这一地理标志产品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延安小米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质量指标以及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确保延安小米的独特品质和地域特色。
一、产地环境
延安小米的种植区域限定在延安市所辖范围内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该区域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富含有机质,pH值适中,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米的营养积累。标准要求种植基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保持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
二、品种选择
标准规定延安小米应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审定的小米品种,如晋谷21号、长农35号等。这些品种具有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产量稳定的特点。种子必须经过精选,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播种前需进行晒种处理,以提高种子活力。
三、栽培技术
1. 播种:春播时间一般在谷雨前后,秋播则在立秋前后。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播种量约1.5-2公斤。
2.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追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
3. 灌溉: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特别是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要注意避免积水,防止烂根。
4. 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制剂。
四、质量指标
1. 感官指标:延安小米颗粒饱满均匀,色泽金黄,无霉变、无杂质、无异味。煮熟后米汤浓稠,米粒软糯适口。
2.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4%,粗蛋白含量≥10%,脂肪含量≥2%,直链淀粉含量40%-50%,胶稠度≥100毫米。
3. 卫生指标:符合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
五、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采用目测、鼻嗅、口尝的方法;理化检验按照GB/T 5506《小麦粉及大米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卫生检验按照GB/T 500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GB/T 5009《食品卫生理化检验》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六、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内容。
2. 包装:采用防潮、防虫、防鼠的包装材料,内包装可选用聚乙烯薄膜袋,外包装可用纸箱或编织袋。
3. 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装卸时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4. 贮存: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处,堆码整齐,离地20厘米以上,与地面和墙壁保持适当距离,定期检查,防止受潮、霉变和虫害。
七、附录
附录A提供了延安小米的典型理化指标数据,供参考使用;附录B给出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供种植者借鉴;附录C列举了常用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方法,供施肥时选择。
八、结论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延安小米》(DB6106T 227—2024)通过对延安小米的全方位规范,不仅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维护了延安小米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本标准的实施对于促进延安小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