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沙江流域油橄榄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金沙江流域及其相似生态区域的油橄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live in Jinsha River Bas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金沙江流域油橄榄栽培技术规程》(DB 5307T 19—2024)是云南省丽江市发布的关于油橄榄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油橄榄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规定,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选址与园地准备
标准指出,油橄榄园应选择在金沙江流域海拔800至1200米之间的区域,土壤类型以沙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应在6.5到7.5之间。要求种植前进行深翻整地,深度不低于50厘米,并施足基肥,每亩施有机肥不少于3000公斤。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油橄榄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和养分供给。
二、苗木选择与定植
标准强调使用经过检疫合格的一年生嫁接苗进行定植,苗木高度需达到60厘米以上,茎粗不少于0.8厘米,且无病虫害。定植时株行距设定为4米×5米,每亩栽植约33株。提倡采用双行“品”字形配置方式,以便于后期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三、田间管理
在水分管理方面,要求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制定灌溉计划,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施肥上实行平衡施肥策略,每年至少追施两次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以利于果实发育。同时还要注意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四、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准建议采取自然开心形树冠结构,幼龄树以培养主干和骨干枝为主,成龄树则侧重于调节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于衰老树可通过更新修剪恢复活力。
五、病虫害防治
针对油橄榄常见的炭疽病、黑斑病以及蚜虫等害虫,标准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利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此外还特别提到冬季清园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清除落叶杂草来降低越冬病原基数。
六、采收加工
当果实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收,通常在10月中下旬进行。采收后要及时运送到加工厂处理,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品质下降。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以上内容是对该规程中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金沙江流域油橄榄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