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信息发布与传播、服务质量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各级气象部门开展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服务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hort-term and Nowcasting Services of Major Sudden Disaster Weather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0T 80-2024 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服务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规范明确了短时临近预报的定义,即对未来0-2小时内的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的服务。这一时间范围的选择基于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快速特性,要求预报服务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其次,关于观测系统的要求,规范指出应建立和完善以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等现代化观测手段为主的综合观测网络。特别强调了多普勒雷达在探测强对流云团、降水回波移动方向及速度等方面的重要性,并要求雷达数据更新频率不低于6分钟,确保观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再者,在信息处理与传输方面,规范提出了构建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气象部门之间以及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同时,对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做了严格规定,要求采用冗余设计以保障在极端条件下仍能正常运行。
此外,关于预报产品的制作与发布,规范强调了预报员需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灾害性天气的发展趋势。产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天气现象类型、强度、影响区域及时段等关键要素,并且要保证预报产品发布的及时性和权威性。
最后,规范还对服务质量评估机制进行了说明,要求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价活动,通过收集用户反馈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预报准确率,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总之,《DB4110T 80-2024》从多个层面为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提升我国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