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的设计原则、场地选址、设施配置、电气安全及消防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的设计与建设。
Title:Design Code for Centralized Charging and Parking Facilities of Electric Bicy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6T 142-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规范》是云南省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场所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1. 场所应设置在建筑物首层或地下一层,且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这一规定旨在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控制火势。
2. 场所出入口不宜少于两个,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这样可以为紧急疏散提供多条通道,提高安全性。
3. 场所内应划分为充电区和停放区,并保持一定距离。充电区应靠近电源位置,而停放区则应远离易燃物。
二、建筑结构
1. 场所顶棚及墙面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不低于B1级。这意味着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 场所内隔墙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并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底面基层。这有助于阻止火焰通过墙体传播,保护其他区域的安全。
三、电气设施
1. 每个充电位应单独配置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能够在检测到漏电时迅速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2. 充电设备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停止供电,避免因过热而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3. 应安装独立的电能计量装置。这不仅便于管理,还能促进节能减排。
四、消防安全措施
1. 场所内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灭火器的选择需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合用于带电设备火灾。
2. 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在紧急情况下,这些设施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找到出口,安全撤离。
3.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情并发出警报,给人们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五、管理要求
1. 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2.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熟悉流程才能在真正遇到问题时冷静处理。
以上就是对《DB5306T 142-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规范》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剖析。希望这些内容能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共同营造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