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口县鸡鸣茶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茶园选址、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与加工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口县区域内鸡鸣茶的生产与管理。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iming Tea in Chengkou Coun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3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QCXY 002-2025 城口县鸡鸣茶生产技术规程》中,相较于旧版标准(如TCQCXY 002-2018),新版本在“茶园生态管理”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可持续农业理念的深入贯彻,也反映出对茶叶品质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重视。本文将围绕“茶园生态管理”的新旧版本差异,进行详细解读,探讨其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要点。
旧版标准中,对于茶园生态管理的表述较为笼统,仅提出“应注重生态平衡,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但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引和量化指标。这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农户对生态管理的理解和落实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鸡鸣茶整体质量的一致性。
而新版标准则明确提出了“茶园生态管理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并建立茶园生态监测体系”。同时,新增了“茶园周边植被覆盖率不低于60%”、“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具体要求。这些条文的加入,使得生态管理从“原则性指导”转向“可操作性实施”。
在实际应用中,茶农需要根据新标准的要求,逐步调整种植方式。例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手段,如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释放天敌昆虫等;在施肥方面,应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土壤板结和水体富营养化。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茶园生态监测”的重要性。这意味着茶企或合作社需定期对茶园的土壤、水质、空气质量及生物多样性进行检测,形成数据档案,为后续优化管理提供依据。这一措施有助于实现从“经验型管理”向“数据驱动型管理”的转变。
总体来看,《TCQCXY 002-2025》对茶园生态管理的细化,不仅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升级,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回应。对于城口县鸡鸣茶产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重要契机。只有真正落实新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才能实现茶叶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