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在消毒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消毒方法、操作流程、效果监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类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消毒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of Specific Catering Service Provid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9T 58-2024《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消毒管理技术规范》是山西省运城市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餐饮行业的消毒管理工作,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消毒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标准中明确指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消毒工作应根据不同的物品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例如,对于餐具、饮具的消毒,推荐使用物理消毒法如煮沸或蒸汽消毒,确保温度达到100℃并持续1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则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配制消毒液,并控制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这一规定强调了科学性和安全性,避免因消毒不当导致的化学残留问题。
消毒操作流程
在消毒操作流程方面,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消毒前后的检查记录制度。具体而言,在每次消毒之前,工作人员应当对需要消毒的物品进行彻底清洗,去除表面污垢后再进行消毒处理。此外,还应定期更换消毒剂,防止因长时间使用同一消毒剂而产生抗药性细菌。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消毒效果,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卫生设施配置
关于卫生设施的配置,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餐饮场所内必须设置独立的清洗区、消毒区以及存放区,并且这三个区域之间要有明显的分隔标志。同时,每个区域都应配备相应的设备,如专用洗涤池、高温消毒柜等。这样的布局设计不仅有利于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与考核机制
为了保证所有从业人员都能正确执行上述各项规定,标准特别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性。餐饮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课程,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消毒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并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检验学习成果,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熟练掌握正确的消毒技巧。
通过以上几点解读可以看出,《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消毒管理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消毒方法到具体实施细节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提升整个行业服务水平的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希望广大餐饮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用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