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的总体要求、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监测成果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日常监测、健康评估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Highway Infrastructure in Seasonal Froze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667-2024 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季冻区”、“基础设施”等核心概念。例如,“季冻区”是指在一年中有季节性冻结和融化现象的地区,这种自然条件对道路结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监测内容与频率
根据标准要求,监测内容应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及沿线设施等多个方面。对于路基沉降监测,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而路面裂缝宽度变化则需每月至少观测一次。合理设置监测频率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
数据采集方法
数据采集是整个监测体系的基础环节。标准指出可采用人工巡查与自动化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信息。其中,自动化设备如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可以提高数据精度和时效性。同时强调了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
风险评估模型
本部分提出了基于历史数据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的方法论。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基础设施安全的影响程度,确定优先级较高的维护项目。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维护策略制定
最后,在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应的维护策略。标准特别提到要结合季节特点调整养护计划,并且定期更新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以上就是对《DB22/T 3667-2024 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技术规范》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阐述。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