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顺瀑布毛峰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与记录。本文件适用于安顺瀑布毛峰茶的加工生产。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nshun Waterfall Mao Feng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安顺瀑布毛峰茶作为贵州特色名优绿茶,其加工技术规程DB5204/T 15-2024对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规程中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鲜叶采摘标准
规程规定:采摘时间为清明至谷雨期间,要求芽叶完整、匀净,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芽长于叶,鲜叶含水量不超过75%。
解读:这一标准确保了原料的优质性。清明至谷雨期间气温适中,茶叶内含物质丰富且鲜爽度高。\"芽长于叶\"保证了成品茶外形美观,符合高档绿茶品质要求。严格控制含水量可防止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红梗红叶等问题。
二、摊青工艺要求
规程指出:摊青环境需清洁卫生,温度20℃-25℃,相对湿度85%-90%,摊放厚度3-5厘米,时间6-8小时,每隔2小时翻动一次。
解读:适宜的摊青条件有利于散发青草气,促进氨基酸转化,提升鲜叶内在品质。控制摊放厚度和翻动次数可避免底层鲜叶闷黄,保持绿叶清汤的特点。温湿度范围兼顾了失水率与营养成分保存。
三、杀青要点
规程明确:杀青锅温180℃-220℃,投叶量500g-750g,时间3-5分钟,以叶片变软、香气溢出为度。
解读:高温短时杀青能迅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类氧化,同时保留足够的水分利于后续揉捻成形。合理的投叶量确保杀青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闷黄现象。
四、干燥工艺规范
规程强调:初烘温度110℃-130℃,时间10-15分钟;足干温度80℃-90℃,时间20-30分钟,成品含水量控制在5%-6%。
解读:分阶段干燥既可快速蒸发水分,又可避免高温导致香气散失。最终含水量控制在5%-6%既能保证贮存稳定性,又不影响冲泡时的鲜爽口感。
五、分级标准
规程提出:依据外形、色泽、净度等指标将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其中特级要求芽头肥壮、匀整一致,一级次之。
解读:科学合理的分级体系便于市场流通和消费者选择。特级标准突出了高端产品的品质特征,体现了安顺瀑布毛峰茶的独特价值。
六、质量检验规则
规程要求: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品质、水分、碎末含量等,型式检验还需检测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
解读:全面的质量检测体系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别关注农残和重金属检测,符合现代健康消费理念。
以上重点条款构成了DB5204/T 15-2024的核心内容,对于推动安顺瀑布毛峰茶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