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城镇燃气行业反恐怖防范的基本要求、目标、人员和资源配置、技术防范措施、管理流程及应急响应机制。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所有从事城镇燃气运营、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
Title: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Requirements for Urban Gas Industry in Tianjin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205—2024《城镇燃气行业反恐怖防范要求》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城镇燃气行业反恐怖防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人员、设施、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城镇燃气行业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行业整体的反恐防范能力,保障公共安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部分
1.1 明确了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燃气生产、储存、输送、经营等活动的企业单位。这表明标准不仅覆盖了燃气企业的各个环节,还强调了全区域内的统一规范性,有助于形成全面的反恐防控网络。
二、术语和定义
2.1 对“反恐怖防范”进行了明确界定,指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预防、制止恐怖活动的行为。这一定义强调了反恐防范工作的综合性,涵盖了人力防护、物理防护和技术防护三个维度,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要求燃气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级领导及部门的职责分工。例如,企业负责人需全面负责反恐防范工作,安保部门具体执行日常管理工作。此条规定确保了反恐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出现管理真空。
四、人员管理
4.1 规定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反恐怖防范培训,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置技能。特别是对于关键岗位人员,如调度员、巡线工等,还需定期参加专项训练。通过强化人员素质,可以有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设施设备
5.1 强调燃气站场应配备必要的物理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围墙、监控摄像头、入侵报警系统等。同时,要求这些设施保持良好状态,定期维护检查,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此外,对于重要的输气管道沿线,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及必要的巡逻机制。
六、信息安全管理
6.1 提出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严格控制数据访问权限,防止敏感信息泄露。任何涉及国家安全或公共利益的数据传输都必须采取加密措施。此举意在保护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不受侵害。
七、应急预案与演练
7.1 指出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全体员工参与模拟演练。演练内容应涵盖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多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通过反复实践,可以使员工熟悉操作流程,在真正发生事故时迅速反应。
八、监督检查
8.1 规定了政府相关部门有权对企业执行本标准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不符合规定之处,将责令限期整改直至达标为止。这种外部监督机制有利于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反恐防范体系。
综上所述,《城镇燃气行业反恐怖防范要求》是一部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标准文件,它从多个层面规范了城镇燃气行业的反恐防范工作。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去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恐怖袭击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