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菜心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产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菜心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ull-process Mechanized Operation of Choi S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2077—2024《菜心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农业机械操作标准,该标准对菜心种植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播种环节
根据标准第5.1条,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处理,耕作深度应达到25至30厘米,并确保土壤疏松无硬块。这一要求旨在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为种子萌发提供良好环境。同时,规定了每亩地施用有机肥量不得少于3吨,氮磷钾比例控制在1:0.5:1左右,以满足菜心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
二、田间管理
标准第6.2条强调,在菜心幼苗期要采用宽窄行距种植方式,行距设定为40-50厘米,株距保持在15-20厘米之间。这种布局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另外,对于灌溉频率也做了明确规定:生长期头一个月每周需灌溉一次,之后视天气情况调整至每十天一次。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
第7章专门论述了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提倡优先使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其次才是化学药剂喷洒。并且特别指出,所有使用的农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且施药间隔期不得少于7天。此外还建议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动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四、收获阶段
最后,在收获部分(第8章),明确了机械化收获设备的选择原则以及操作流程。推荐选用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完成采收工作,其割台高度应调节至离地面约3厘米处,这样既能保证产量又能保护残留植株继续生长。同时要求作业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至3公里范围内,确保不损伤作物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几个最为重要的部分,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规范。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不仅可以提升菜心生产的标准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