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地区水生动物水域鱼类增殖放流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开展的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sh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in Aquatic Areas of Ningx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宁夏水生动物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DB64/T 2069—2024)是一部专门规范宁夏地区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增殖放流的准备、实施到后续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系统规定,对于保护和恢复宁夏地区水生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关于放流种类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标准明确指出,放流的鱼类品种应以本地原有物种为主,优先选择经济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强且繁殖能力强的种类。例如,黄河鲤鱼、赤眼鳟等都是适宜放流的优良品种。这主要是考虑到本地物种更能适应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外来物种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在放流前的准备工作方面,标准强调了种质检测的重要性。要求对用于放流的亲本及苗种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生长发育状况、疾病携带情况以及遗传纯度评估等。只有经过严格检疫合格的个体才能被允许用于放流。这一措施旨在确保放流群体具备良好的生存能力和繁殖潜力,从而提高增殖效果。
此外,关于放流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也作了明确规定。建议避开鱼类产卵期,在春季或秋季水温适宜时进行放流。同时,要根据目标水域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投放点,通常会选择水流平稳、饵料丰富且无污染威胁的区域作为放流地点。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放流鱼苗的存活率,还能更好地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
最后,在放流后的监测与管理上,标准提出建立长期跟踪调查机制。通过定期采样分析放流群体的数量变化、分布格局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时调整后续工作策略。这种科学严谨的态度能够确保增殖放流项目取得预期成效,并为今后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宝贵经验。
总之,《宁夏水生动物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是一部内容详实、操作性强的技术规范,它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管理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对于促进宁夏地区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