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银川鲤鱼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银川鲤鱼地理标志产品的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inchuan Carp Aquaculture unde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2073—2024 农产品地理标志 银川鲤鱼养殖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银川鲤鱼养殖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银川鲤鱼的养殖环境、苗种选择、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保障银川鲤鱼的品质和特色。
首先,在养殖环境方面,标准要求池塘面积应在5亩以上,水深保持在1.5米至2米之间。池塘底部应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水源需充足且清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此外,池塘周围要设置防逃设施,确保鲤鱼不会外逃。
其次,苗种选择至关重要。标准规定,选用健康无病、体格健壮的鲤鱼苗,要求苗种规格整齐一致,体长不低于5厘米。同时,苗种来源必须明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检疫合格。
在饲养管理环节,标准强调科学投喂,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为主,辅以新鲜蔬菜等天然饵料。每日投喂次数为2次至3次,具体投喂数量根据天气状况、水质条件以及鲤鱼生长阶段灵活调整。同时,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适时增氧提高溶氧水平,确保鲤鱼生活环境优良。
病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巡塘观察鲤鱼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药物使用需严格按照农业部发布的《兽药管理条例》执行,禁止使用违禁药品。一旦发生疾病,应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蔓延。
最后,关于收获与运输,标准指出成鱼达到商品规格后方可捕捞上市。捕捞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鱼体。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温保湿,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防止鲤鱼因环境突变而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品质。
综上所述,《DB64/T 2073—2024 农产品地理标志 银川鲤鱼养殖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对银川鲤鱼的养殖过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保护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