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姚黄精酒的加工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检验规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黄姚黄精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黄精酒类产品。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Huangyao Polygonatum W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11T 0008-2024《地理标志产品 黄姚黄精酒加工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黄姚黄精酒的生产加工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地域特色。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黄姚黄精酒的原料必须使用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种植的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黄精需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且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这一规定强调了原材料的纯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了产品的原产地特性。
2. 生产工艺流程
- 浸泡阶段:将黄精切片后,按照一定比例与优质白酒混合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30天。此步骤要求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充分提取黄精的有效成分。
- 发酵阶段:在浸泡液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进行低温发酵,时间为7至10天。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酒精度和酸度的变化,确保发酵效果达到预期。
- 陈酿阶段:发酵后的酒液需经过至少6个月的陈酿,期间要保持恒温恒湿环境,避免阳光直射。陈酿有助于改善酒体口感,提升品质。
3. 质量指标
- 酒精度:成品酒的酒精度应在40%-50%之间,误差不超过±1%。
- 感官要求:色泽应呈淡黄色至琥珀色,清澈透明,具有典型的黄精香气,入口柔和,回味悠长。
这些指标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产品质量保障。
4. 检验方法
对于酒精度、总酸、总酯等关键指标,标准推荐采用国家标准GB/T 10345的方法进行测定。同时,感官评定则由专业品酒师按照规定的评分细则执行。这些科学严谨的检验手段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4511T 0008-2024不仅涵盖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管理,还特别注重了对地域特色的保护和技术细节的把控,为推动黄姚黄精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