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猪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设备与材料、精液的采集与处理、输精及后续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藏猪的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Tibetan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97-2024藏猪人工授精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藏猪人工授精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精液采集与保存
- 标准规定,精液采集应使用电刺激法或假阴道法,并强调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这确保了采集过程的专业性和安全性,避免对种公猪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精液保存温度应在17℃±2℃范围内,保存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这一要求保证了精液的质量,延长其有效使用期限。
2. 精液质量检测
- 在精液质量检测方面,要求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密度不得低于0.8亿个,活力不低于0.6。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受孕的成功率,因此需要严格把控。
3. 输精操作
- 输精前应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确认处于最佳配种时机。标准指出,输精时应将输精管缓慢插入子宫颈内,防止损伤。
- 每次输精量为20-30ml,输精后保持母猪仰卧姿势至少10分钟。这样可以提高受胎率,减少外界因素干扰。
4. 卫生管理
- 强调整个操作流程必须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所有器具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和消毒。良好的卫生条件是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动物健康的基础。
5. 档案记录
- 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种公猪信息、采精日期、精液品质检测结果以及母猪配种情况等。这些记录有助于追踪种群遗传信息,为后续繁育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条款的具体落实,能够有效提升藏猪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促进藏猪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