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城管部件事件的立案、处置、核查、结案的技术要求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各城市智慧城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se Initiation and Closure of Smart City Management Components and Ev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3T 082-2024 智慧城管部件事件立案结案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提升智慧城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术语与定义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部件”和“事件”的概念。“部件”是指城市公共设施中具有特定功能的部分,如路灯、井盖等;“事件”则指影响市容环境或公众安全的突发状况,比如道路积水、垃圾堆积等。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概念框架,确保了在实际操作中的统一理解和执行。
立案条件
根据标准,立案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问题确实存在且未被处理;二是问题性质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三是问题描述准确无误。例如,对于发现的井盖缺失情况,必须确认该井盖属于市政管理范畴,并且已经通过现场核实确认缺失事实后才能正式立案。这一规定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结案标准
结案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二是相关责任单位已完成整改并提交证明材料;三是复核人员确认整改效果符合要求。以道路积水为例,在排除积水后,还需由专业人员检查排水系统是否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作为结案依据。这样的流程设计保证了问题处理的质量,防止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
监督机制
为了保障整个立案结案过程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标准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设立专门的信息公开平台,定期发布案件处理进度;建立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及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对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强化各方的责任意识,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DB4113T 082-2024 智慧城管部件事件立案结案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智慧城管的操作流程,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也为居民创造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