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应急管理灾害防治数据规范中代码集的结构、编码规则及具体代码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应急管理与灾害防治领域的数据标准化建设及相关应用系统开发。
Title:Emergency Management Disaster Prevention Data Specification Part 3: Code Set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498.3—2024《应急管理灾害防治数据规范 第3部分:代码集》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深圳市应急管理领域的数据编码体系。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明确规定了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参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这包括但不限于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通过统一的数据编码规则,确保信息交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术语和定义
- “灾害类型代码”指代不同种类自然灾害的具体标识符。
- “事件状态码”描述某一特定灾害事件当前所处的状态。
- 这些基础概念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支持。
3. 代码结构要求
- 每个代码由固定长度组成,通常为四位数字。
- 必须遵循层次化分类原则,便于管理和查询。
- 提供了开放性设计思路,允许在未来扩展新类别时保持兼容性。
4. 灾害类型代码表
- 包含地震、洪水、台风等多个常见自然灾害类别的编码。
- 每种灾害还细分了多个子类别,并赋予相应代码。
示例:
- 地震:0101 表示浅源地震
- 洪水:0201 表示山洪暴发
5. 事件状态码说明
- 0001 表示预警阶段
- 0002 表示响应阶段
- 0003 表示恢复重建阶段
这些状态码帮助快速判断灾害处理进度,提高应急效率。
6. 特殊规定
- 对于跨国界或跨区域的重大灾害情况,需特别注明国际间协调合作的相关代码。
- 数据提交方应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违反者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7. 实施建议
各级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本部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数据库系统;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
以上内容只是对DB4403/T 498.3—2024部分内容的概括性阐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学习掌握全部条款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