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菇出菇管理的技术要求、环境条件、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平菇出菇管理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规范化操作。
Title:Pleurotus eryngii Production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774.4-2024平菇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 第4部分:平菇出菇管理技术规程》对平菇的出菇管理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为关键内容解析:
一、环境调控
1. 温度控制在8℃至25℃之间,这是确保菌丝正常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理想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量与品质。
2. 湿度保持在85%到95%,通过喷雾加湿设备维持空气相对湿度。
二、光照管理
1. 出菇阶段需要适当散射光,每日提供2小时左右的弱光照射,有助于促进子实体分化与发育。
三、通风换气
1. 每天定时进行通风换气至少两次,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保证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000ppm,氧气含量不低于20%。
四、水分供给
1. 根据基质干湿状况合理补水,避免积水导致烂菇现象发生。一般情况下,当表层土壤干燥时即可适量浇水。
五、病虫害防治
1. 定期检查栽培场所卫生条件,及时清理残留物,减少病原菌滋生机会。
2. 使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灯杀菌处理,化学药剂仅作为最后手段谨慎使用,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六、采收标准
1. 当平菇菌盖充分展开但尚未完全展开时应及时采摘,此时风味最佳且营养价值较高。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平菇的产量与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