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农场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技术要求、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河南省内生态农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Farm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3T172-2024生态农场建设技术规范》是河南省针对生态农场建设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生态农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该标准规定了生态农场的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优先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且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在布局上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并确保各功能区之间的协调性和合理性。例如,生产区应当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以减少对生活区的影响;废弃物处理设施则需布置在地势较低的位置,便于污水排放。
二、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强调了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要求根据地形地貌特点设计灌溉系统,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或喷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还应配备必要的农业机械,比如耕作机具、收获设备等,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此外,对于电力供应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保证供电稳定可靠,满足农场日常运营需求。
三、种植与养殖管理
在种植方面,提倡使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针对不同作物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案,注重轮作制度的应用,防止连作障碍发生。而在养殖环节,则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定期开展动物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另外,还鼓励采用循环农业模式,在畜禽粪便中提取沼气作为能源来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环境保护措施
为保护环境质量,本标准特别强调了污染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一方面要加强土壤监测工作,定期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采取有效措施改良土壤结构;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比如通过改进燃烧方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此外,还需妥善处置各类固体废物,如农作物秸秆可通过堆沤发酵转化为有机肥再投入田间使用。
五、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障生态农场可持续发展,标准指出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先进适用的技术知识。同时,还应积极寻求科研机构或者高校的合作机会,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支持,不断优化经营管理策略。
以上就是对《DB4103T172-2024生态农场建设技术规范》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