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工作流程、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从事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单位和个人。
Title:Work Guidelines for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Projects of Movable Cultural Rel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W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879-2024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工作指南》是陕西省地方标准,为开展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该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界定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即通过监测环境因素、控制环境条件、建立预警机制等手段,防止或减缓文物因环境变化而受到损害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预防为主的理念,要求从源头上减少对文物的潜在威胁。
在“基本要求”章节中指出,预防性保护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持续性原则。这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构建全面覆盖的监测网络,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间断。同时,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保护策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对于“风险评估”,标准特别强调了其重要性。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文物本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材质特性、保存状态以及历史背景等基本信息;其次是分析可能影响文物安全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温湿度变化、光照强度、空气污染程度等;最后还要结合以往类似案例的经验教训,预测潜在的风险点。
此外,“监测与预警”部分也非常重要。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温度、相对湿度、紫外线辐射量等多个参数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DB61/T 1879-2024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工作指南》为我们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引。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