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规划与设计、建设与运营、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Zero-Carbon Service Areas on Express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指南》(DB37/T 4779—2024)是由山东省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零碳排放。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总体要求
1. 基本原则:强调以节能减排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服务区应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向。
2. 规划与设计:要求在新建或改扩建服务区时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理念,合理布局功能区,减少土地占用,并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
二、能源利用
1. 可再生能源应用: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规定服务区屋顶及停车场等区域应优先安装光伏板,确保年发电量不低于总用电量的30%。
- 风力发电设施:对于具备条件的服务区可增设小型风电机组,作为辅助能源供应来源。
2. 储能技术:鼓励配置储能装置,用于平衡电网负荷波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三、节能措施
1. 高效设备选型:
- 冷暖空调系统需选用能效等级为一级的产品;
- 照明灯具推荐使用LED光源,且控制策略应支持智能调节亮度。
2. 水资源循环利用:
- 建立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等非饮用水用途;
- 安装节水型器具,如感应式水龙头、延时自闭阀等。
四、废弃物管理
1. 垃圾分类处理:服务区须设置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对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置。
2. 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提倡将厨余垃圾转化为肥料或者生物燃料,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五、监测评估体系
1. 能耗监测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实时监控各项能耗指标,定期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2. 碳足迹核算:依据相关标准方法论,准确计算整个服务区内直接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制定相应的减排计划。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文解析,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本指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