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DB37T 4776—2024路用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的应用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公路工程中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Non-sticky Wheel Modified Emulsified Asphalt Bonding Layer for Road 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776—2024《路用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应用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道路工程中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该标准对确保道路工程质量、提升路面耐久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1. 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的定义与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的定义:通过特定工艺制备而成,在常温下能够快速破乳并形成稳定粘结层的材料。其主要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细度、储存稳定性、粘附力等。特别强调了粘附力这一核心指标,要求在规定条件下测试时,粘附力不得低于某一数值。这是为了保证铺设后的路面不会因车辆行驶而出现脱落现象,从而保障行车安全。
2. 施工前准备
在施工准备阶段,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是对基层处理的规定,要求清除所有松散物质及污染物,确保表面清洁干燥。其次是对气候条件的考量,明确指出施工应在良好天气状况下进行,避免雨雪天气影响粘层效果。此外还提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参数,比如温度控制范围、湿度限制等,以适应不同季节和地区的施工需求。
3. 摊铺与碾压
对于摊铺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合适的喷洒量,既要满足粘结强度又要防止过量造成浪费或污染;合理安排作业顺序,确保各工序之间的衔接紧密;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等问题。同时,还特别强调了碾压环节的重要性,建议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静压作业,并且需要注意前后轮迹重叠宽度,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4. 质量检验与验收
质量检验部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原材料检测、中间过程检查以及最终成品评估。其中原材料检测主要包括成分分析、物理化学性质测定等内容;中间过程检查则侧重于观察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最终成品评估则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来验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另外,在验收环节,除了常规的技术指标外,还需综合考虑环保因素和社会效益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价。
以上便是基于DB37/T 4776—2024《路用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应用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所做的简要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