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采用冻结法施工的联络通道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reezing Method in Connection Channel of Urban Rail Tran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778—2024《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法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冻结法技术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冻结孔布置
标准指出冻结孔的布置应根据联络通道的平面位置、断面尺寸以及地层条件确定。冻结孔间距宜为1.0m~1.5m,孔径宜为90mm~120mm。这一要求确保了冻结壁能够均匀形成,避免因孔距过大导致局部冻胀不足或孔距过小造成资源浪费。
2. 冻结壁厚度
标准明确冻结壁厚度不应小于1.0m,并且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可适当增加。冻结壁厚度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过薄可能导致冻结效果不佳,而过厚则会增加成本和时间。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3. 注浆材料与工艺
对于注浆材料的选择,标准推荐使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作为主要注浆材料,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同时强调注浆压力不宜超过0.6MPa,以防止地层破坏。此条规定旨在保证注浆质量的同时保护周围环境不受损害。
4. 施工监测
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温度场、位移场等进行实时监测。当测点温度降至-5℃以下且稳定24小时后方可开挖作业。这项措施可以有效监控冻结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施工安全。
5. 质量检验
最后,在完成冻结体施工后还需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冻结壁完整性检查、强度测试等内容。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工作。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后续挖掘工作的成败。
以上就是关于DB37/T 4778—2024中几个关键条文的具体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做到科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