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陆基圆池(桶)池塘循环水养殖的场地选择、设施设备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控及收获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陆基圆池(桶)池塘循环水养殖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nd-based Circular Pond (Tank)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 220-2024《陆基圆池(桶)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陆基圆池或桶式池塘循环水养殖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设施设备、苗种选择、养殖管理到水质调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设施与设备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养殖系统应配备完善的水处理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过滤器、增氧机和排污装置。例如,过滤器需具备高效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三重过滤功能,确保水中悬浮物和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去除。此外,增氧设备的功率应根据养殖密度合理配置,以维持溶解氧水平在最佳范围内。
苗种选择与放养密度
对于苗种的选择,标准强调要选用健康无病害、适应性强且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同时,放养密度需依据养殖池的大小、水体交换能力以及目标产量来确定。过高的密度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生长,因此必须科学计算并严格控制。
日常管理要点
日常管理是保证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标准建议每日定时巡塘,观察鱼群活动情况,记录水温、pH值等环境参数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如鱼群浮头或水质指标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此外,定期清理过滤系统和维护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水质调控
水质调控是循环水养殖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水质管理指标,如氨氮浓度不应超过0.5mg/L,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mg/L等。通过定期检测这些关键指标,并结合换水量、投饵量等因素灵活调整,可以有效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方面,标准提倡预防为主的原则,建议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对进出水口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合理使用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陆基圆池(桶)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规程》为从业者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实现高效、环保的水产养殖生产模式。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