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食味品质提升调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收获与储藏等关键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的食味品质提升栽培管理。
Title:Rice Eating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Regulation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 214-2024 水稻食味品质提升调控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规范,它为水稻的优质栽培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这一部分中明确规定:“应选用经过审定、适宜当地生态条件且具有高产潜力和优良食味特性的水稻品种。”这意味着在种植前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确保所选品种能够适应这些条件并发挥其最佳性能。同时强调了食味特性的重要性,这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口感与营养价值,对于提高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其次,“播种期确定”指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品种特性合理安排播种时间。”这里要求种植者不仅要了解不同品种的最佳播种时期,还要结合实际天气情况灵活调整计划,以避免因早播或晚播而影响秧苗生长发育以及后期产量形成。
再者,在“肥水管理”环节提到:“采取平衡施肥策略,并注重磷钾肥施用比例。”此条意在通过优化肥料配比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特别是加强根系活力,从而增强抗逆性并改善稻米品质。此外还建议适时适量灌溉,保持田间适度湿润状态,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进而增加籽粒饱满度。
另外,“病虫害防治”部分强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即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田间动态,及时发现潜在威胁,并采取物理、生物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食品安全。
最后,“收获与储藏”章节提出:“当95%以上稻穗变黄时即可开始收割。”此规定旨在保证稻谷达到成熟状态后再进行采收,防止过早收获导致品质下降。同时对储藏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防止霉变发生,延长保存期限。
综上所述,《DB2308T 214-2024》从多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来提升水稻食味品质,这对于推动我国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