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地粳稻孕穗期耐极端低温育种的技术要求、试验设计、选择标准及鉴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寒地粳稻品种在孕穗期耐极端低温能力的选育与评价。
Title:Br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d Tolerance at Panicle Initiation Stage of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 209-2024寒地粳稻孕穗期耐极端低温育种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为寒地粳稻育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中规定了寒地粳稻在孕穗期耐极端低温育种的试验条件,包括试验地的选择与准备。要求试验地应具有代表性,土层深厚且肥力均匀,并需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土壤条件能够确保植株健康生长,提高其抗逆性。
关于品种选择,规程强调选用遗传背景清晰、来源明确的优良品种作为亲本材料。同时,要对亲本材料进行全面的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检测,确保其具备较高的遗传纯度和稳定性。这一环节有助于保证杂交后代的质量,提升育种效率。
在田间管理方面,规程指出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采取保温措施。例如,在极端低温来临前,可采用覆盖地膜或搭建小拱棚等方法来保护幼穗。此外,还需合理调控水分供应,避免因干旱或积水导致植株受损。这些措施能有效减轻低温对水稻孕穗期的影响,保障产量稳定。
对于数据记录与分析,规程要求详细记录每个世代的生育进程、经济性状表现以及抗寒性能评估结果。通过连续多年的观察与统计分析,可以筛选出符合目标要求的优良品系。这种系统化的数据管理方式为后续选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规程还特别提到要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和完善育种技术体系。只有保持开放的态度和持续学习的精神,才能使寒地粳稻育种事业得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