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探访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制度、服务流程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养老机构的探访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 Visitation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C8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2T 117-2024 养老机构管理规范》中关于探访管理的部分,对养老机构如何合理安排和规范探访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探访预约方面,该标准明确规定“养老机构应建立探访预约制度,确保探访活动有序开展”。这意味着养老机构需要设立专门的预约机制,包括但不限于电话、网络平台等方式接受探访申请,并且要提前告知探访者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探访流程。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因无序探访导致的服务冲突,还能让探访者提前做好准备,提高探访效率。
其次,在探访时间上,标准指出“每次探访时长不得超过两小时”,并且“每日探访人数限制为两人”。这一规定旨在平衡老人休息与社交需求之间的关系,防止过度频繁或长时间的探访影响到老人的身体健康及日常作息规律。同时,限定单次探访人数有助于维持养老院内环境安静和谐,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再者,对于特殊情况下如紧急医疗救助等需要临时增加探访次数或者延长停留时间的情形,则需遵循“先报告后实施”的原则。即当出现此类特殊情况时,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获得批准后再执行相应调整措施。这样既保证了制度执行的一致性,也为特殊情况提供了灵活处理的空间。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录音录像”。这主要是考虑到老年人个人隐私权的问题,在沟通过程中一旦涉及到敏感话题,比如财务状况、健康问题等,都必须事先征得本人同意才能进行记录保存。此举体现了对老年人权益的高度尊重。
最后,关于陪同人员资格认定,标准提出“陪同人员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这是因为陪同人员承担着协助沟通交流、协助照护等多重职责,其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探访过程的效果。因此,只有那些经过系统学习并考核过关的人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综上所述,《DB2312T 117-2024 养老机构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对探访管理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规定,旨在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有序的探访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