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定襄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保护措施、技艺传承与创新要求以及相关管理机制。本文件适用于定襄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以及其他类似传统技艺的参考。
Titl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 Dingxiang Dough Figur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2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9T 50-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定襄面塑》是一项专门针对定襄面塑这一传统技艺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定襄面塑的基本要求、制作工艺流程、质量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内容。适用于定襄地区范围内从事定襄面塑制作、销售及文化推广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2. 术语和定义:
- 定襄面塑: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手工捏制而成的艺术品。
- 手工捏制:指完全依靠人手完成的面团成型过程,不使用任何机械辅助设备。
3. 基本要求:
- 原材料选择:应选用优质的小麦粉,并确保无杂质、无异味。
- 工具准备:需配备专用工具如竹签、剪刀等,用于雕刻细节部分。
- 环境卫生:制作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污染。
4. 制作工艺流程:
- 和面:按照一定比例将小麦粉与水混合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
- 发酵:将揉好的面团放置于温暖处进行发酵,直至体积膨胀至原来的两倍左右。
- 捏制:根据设计图纸或创意构思,用手直接塑造出所需的形象。
- 上色:使用食用色素为成品上色,注意颜色搭配和谐美观。
- 干燥:自然晾干或者低温烘干,防止变形开裂。
5. 质量要求:
- 外观:作品整体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且分布均匀。
- 结构稳定性:经过长时间存放后仍能保持原状,不易损坏。
- 卫生安全:所有接触食品级材料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 检验方法:
- 目测检查:直观评估外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 尺寸测量:利用专业仪器对具体尺寸进行精确测量。
- 强度测试:模拟日常使用情况下的受力状况来判断其坚固程度。
以上内容构成了整个标准的核心框架,旨在规范定襄面塑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