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半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半夏的规范化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inellia tern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393-2024半夏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半夏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半夏的种植条件、种苗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
首先,在种植条件方面,标准要求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以6.5-7.5为宜。在整地时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其次,在种苗选择上,标准规定种茎应选用无病虫害、无损伤、芽眼饱满的一年生种茎,长度应在3-5厘米之间,单个重量在0.5-1克左右。种茎质量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和产量,因此必须严格把关。
田间管理是半夏栽培的关键环节。标准指出,半夏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0-120株。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积水造成烂根。同时要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提高块茎产量。
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应加强田间巡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滋生。对于常见的叶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如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处理。
另外,采收时间也非常重要。标准建议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收,此时半夏块茎养分积累最为丰富。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机械损伤,以免影响储藏品质。
总之,《DB14T 1393-2024半夏栽培技术规程》为半夏种植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从种植环境的选择到具体的田间管理措施都有明确的规定,有助于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值得广大种植户认真学习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