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型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喷雾施药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前准备、作业要求、安全环保要求及作业质量评价。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小型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喷雾施药作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pray Application of Small Agricultural Unmanned Aircraft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221-2024《小型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喷雾施药技术规范》是山西省针对小型农用无人机喷雾施药作业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小型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概念,即空机重量不超过7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50公里/小时,主要用于农业植保作业的无人机。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技术要求
1. 飞行性能
- 标准规定无人机应具备良好的飞行稳定性,在风速不超过8米/秒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作业。这意味着无人机需要有较强的抗风能力,以确保喷洒作业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2. 喷洒系统
- 喷洒系统的流量误差不得超过±10%,这确保了农药或肥料的均匀分布,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或不足影响效果。
- 药液箱容量不得小于10升,并且要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药液泄漏。
3. 导航与控制系统
- 必须配备GPS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应在1米以内。这对于实现精确喷洒至关重要。
- 控制系统需支持手动、半自动及全自动三种操作模式,以便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操作方式。
安全要求
- 在起飞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无人机的所有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尤其是螺旋桨和电池连接处。
- 操作员需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并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应急处理措施。
- 禁止在人口密集区、高压电线附近等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操作规程
- 作业前应对目标作物种类、病虫害情况以及气象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合理规划航线。
- 每次作业结束后,应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清洁保养,特别是喷头部分,防止残留物堵塞。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中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严格的技术规范提升小型农用无人机喷雾施药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保障操作安全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