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乌苏里拟鲿池塘健康养殖的场地选择、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乌苏里拟鲿的池塘健康养殖。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nd-based Healthy Culture of Hemibagrus ussuri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199-2024 乌苏里拟鲿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乌苏里拟鲿这一特种鱼类的池塘养殖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关键条款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1. 苗种选择与放养密度
标准规定,苗种应选择体格健壮、无病害且规格整齐的个体。具体要求为:鱼苗长度不得低于5厘米,放养前需经过3-5天的暂养观察,确保其适应环境后方可投放。放养密度建议控制在每平方米不超过8尾,以保证水质稳定及鱼类生长空间。
2. 饲料投喂管理
健康养殖强调科学合理的投喂方式。每天投喂两次,分别安排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左右。饲料蛋白质含量需达到40%以上,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投喂量,夏季高温期可适当增加至体重的6%-8%,冬季则减少到2%-3%。
3. 水质调控措施
定期检测水体pH值、溶解氧及氨氮浓度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标准指出,池塘水深应维持在1.5米以上,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至关重要。当发现亚硝酸盐超标时,应及时换水或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4. 疾病防控体系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是该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养殖场需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包括定期消毒工具、设施以及工作人员的手部清洁等环节。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大量死亡或行为异常,应立即隔离病鱼,并采取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案。
5. 收获与运输注意事项
成鱼收获前一周停止喂食,以便清理肠道内容物。捕捞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运输途中保持适宜温度(一般为10℃~15℃),并提供充足氧气供应,确保成活率不低于95%。
这些条款涵盖了从苗种选择到最终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点,旨在通过规范化操作提高乌苏里拟鲿的产量与品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